3月21日,星期五,晴。
  春日的陽光大好,處理完手中幾件重要的事情,我決定去一社看看。自從去年10月鎮黨委委派我出任留駕村黨支部書記,走社串戶就成了我的工作方法之一。
  “易書記,快進屋來坐!”村民李德華大娘老遠地向我打招呼,熱情地把我迎到院子里,搬椅子,沏茶,“多虧你的幫助,我們的社保很快就要拿到手了,我們老兩口一個月能領到2200多元。”
  李大娘的社保問題,還得從成都市自來水七廠拆遷說起。在這次拆遷中,一社占了全村一半比例,涉及164戶414人,587.5畝土地。如何分配徵地補償費?怎樣辦理失地農民社閉餷I嫻餃繽戀睾屠嫻腦俜峙洌由弦簧繚諭戀厴銜侍飠勱隙啵庀濾械拿芏急⒊隼戳恕�
  問題突出的一社,是留駕村的一個縮影。與周邊村相比較,留駕村顯得有些落後,村集體經濟薄弱,基礎設施落後,遺留問題較多,村民對村幹部沒有信任感。也正是由於這樣的情況,我被派到留駕村。
  如何處理一社的矛盾和糾紛,這是我當村支部書記面臨的第一道考驗。怎麼辦?逐戶走訪、個別座談、小範圍壩壩會……我花了四個多月的時間,一頭扎進了一社,一家家地走訪談心,和他們一起算賬,瞭解他們的真實訴求,引導村民換位思考,讓大家在心平氣和的氛圍中討論問題,一個又一個的矛盾在理解中化解,最終達成了大家都認可的解決方案,並趕在今年1月30日這個最後期限內,幫助村民處理好社保問題。
  “我們家裡五個人,已經領到13萬元的徵地補償費,退了兩畝地,交了7萬多元辦了老兩口的社保,養老沒問題了,我和老伴正商量著出去旅游呢!”交談中,李大娘爽朗地笑道。
  從李大娘家出來,我又趕往七社村民左尤清家。一輛貨車停在院子外,工人們正在忙著卸載水泥、河沙、磚瓦等建築材料。周圍的鄰居也趕來看熱鬧,大家都說,這下左尤清終於可以安居了。“工程隊的動作真快,昨天,村上與他們簽訂了施工協議,今天他們把材料運送過來了!”左尤清的嫂子尹秀華接過話茬,“我真為我們兄弟感到高興!”
  第一次接觸到左尤清的“家”,我的心就揪緊了。低矮的窩棚內,潮濕陰暗,屋裡只有一張床,進出都得低著頭。進一步的瞭解之後,我的心情也更加沉重。45歲的左尤清,經受過婚姻的打擊,與妻子離婚後,患上了精神疾病。去年夏天的一場暴雨,又把年久失修的房子變成危房,老房子不能再住了,左尤清就搬進了這個窩棚。
  左尤清哥哥左尤生的情況也不樂觀,腦溢血引發癱瘓,讓他卧病在家。怎麼辦?我幾經奔走、聯絡,終於將左尤清的房子列入D級危房改造項目。按照規定,C、D級危房改造,居民必須先自墊資金,驗收合格後,再發放建房資金,但貧困的左尤清,哪裡還拿得出錢,我又與村幹部商量,由村上為其墊付建房資金。
  預計今年5月,左尤清就將住上新房,我還準備發動大家,為他捐助一些傢具。“易書記,我兒子在鎮上看了間鋪面,想做點小生意,你看看能不能幫他想辦法貸點款。”“易書記,我家癱瘓的老伴,想辦個特殊門診,你看能幫我們咨詢下不?”……站在院子里,更多的村民圍攏過來,和我交談,我把他們提出的問題都一一記錄在民情日記中,接下來再找時間幫他們辦理。
  今日主角
  郫縣唐昌鎮留駕村黨支部書記易奉彬
  作為一名鎮幹部,走村串戶的農村工作對我來說並不陌生,但當我從鎮經環辦副主任轉任村黨支部書記後,一開始也還有種摸不到北的感覺。幾個月來扎根在村上,我感覺到農村群眾是很淳樸的,只要你真正用心、用力、用情為他們謀事、幹事,他們就會和你交心,就會把你當朋友。另外,公開、透明的辦事方式也非常重要,我們通過推進村務、財務和黨務公開,消除了幹部與群眾之間的隔閡,推進了各項工作的開展。
  編後>>>
  走社入戶拉近距離
  瞭解情況、傳達政策、處理問題,走社入戶是易奉彬堅持的一個重要原則。有些事情,看似一個電話就能搞定,輕鬆快捷,但少了面對面的交流,心與心的溝通,欲速則不達。
  入戶之後,幹部和群眾的關係發生了微妙的變化。群眾是淳樸的,到者是客,你登門拜訪,說明你尊重他,在這樣的情況下談事情,幹部與群眾的距離一下子就拉近了,對立的情緒容易消除,工作也就好辦了。
  面對群眾訴求,易奉彬堅持“三視三問”,用真心,用真情,辦真事。經過三個多月的不懈努力,解決了村裡最大的矛盾和問題,讓困難群眾的生活逐步改善。如今,我們看到的是,“問題村”乾群關係逐步融洽,村民對幹部信任度不斷提高。
  本報記者 趙一 整理  (原標題:用心用力用情為群眾乾實事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e11debkk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